【资料图】
春节过后,新一年的“求职热”和“抢人大战”开始上演。一些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跨省定点招工、包车包机接工等形式,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与此同时,在传统劳务输出的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招工难现象。
在各地经济加快复苏、用工需求旺盛的大环境中,发达地区“抢人”并不是造成中西部省份一些企业在“家门口”招工难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就近务工人员增长态势要高于外出者:2022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
从用工市场的实际看,“家门口”招工难的原因,既有中西部地区用工总量增加的新情况,也有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老问题。一方面,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布局落户,由此带来用工需求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熟练技工等群体,不论在哪里,都是用工市场的“香饽饽”,总是供不应求。同时,餐饮、物流等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招工难题持续存在。
就近务工虽然可以降低外出成本、兼顾家庭,但中西部地区的部分企业在薪酬待遇、福利保障、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竞争条件,与发达地区企业相比缺乏优势。因此,要解决“家门口”的招工难题,需要中西部地区企业进一步“扬长补短”,提高用工市场的竞争力。
所谓“长”,就近务工带来的各项便捷,是传统劳务输出省份的先天优势。近年来,中西部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不仅打出了“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等感情牌,也拿出了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社保完善等方面的真实惠,全力营造既暖又实的就近务工环境,靠现实吸引力让务工者驻足。
所谓“短”,针对高技能人才、熟练技工相对稀缺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满足当地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社保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通过产城融合改变就业生活环境、提高薪酬水平、降低外出成本等,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用工条件方面的差距,以市场化竞争让务工者做出最佳选择。
从长远看,“家门口”就业既满足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现实需要,也适应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各方需同向发力,久久为功,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地方、务工人员等多方利益的共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奉贤区)
市场上假货充斥,“我印象特别深,当时周星弛的《长江7号》,那个七仔,我们跟正版合作要700多元,我们家门口地摊卖7块多,一模一样的。...[详细]
我和泰哥一致认为,洪泰必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能够真正地做出贡献。...[详细]
当然,复星最注重的还是全球化能力。...[详细]
当我们问到她,如果可以再做一次,会选择追求利润,还是选择追求最好的用户体验时,李宇回答: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选择。...[详细]
另一种则认为,学习本身是痛苦的,就像等公交,打针,或者是失恋一样,痛苦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咬咬牙就过去了。...[详细]
创业公司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来源于各种背景和构思。...[详细]
昨日阿里妈妈举办了第二届媒体联盟峰会,今年阿里妈妈通过打造“内容联盟”,将更多内容生产转化成商业机会。...[详细]
#13找到利基市场 靠利基点子创业的优势非常明显:没有竞争。...[详细]
信而富2016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4038万美元,相比之下2015年净亏损为3322.7万美元,2014年净亏损为178万美元。...[详细]
甚至还有乘客忍不住在站台自拍了起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