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微腐败”类型
湖南省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基层干部在扶贫领域的腐败手法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型:
无中生有
以土地补偿、农业开发、道路硬化、蔬菜基地建设等为名,编造或者重复申报“子虚乌有”的扶贫项目、骗取国家扶贫资金。
虚报冒领
欺上瞒下,虚报、多报家庭成员,冒领国家扶贫、医保、救灾、粮食等专项资金。
截留私分
利用经手项目申办,发放救灾、扶贫款项、土地征用补偿等扶贫资金的职务便利,查扣截留款物,违反法律政策规定和程序,任意处置集体资产、从中私分牟利。
内外勾结
一些基层干部利用负责登记、审核、发放国家专项扶贫惠民资金的便利,与申请人、不法商人相互勾结,共同骗取国家资金。
“吃拿卡要”
在救灾抚恤、危房改造、低保办理等扶贫事项中,违规为他人谋取补贴、福利,事后索取“回扣”“好处费”等。
关照亲友
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优先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为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亲朋好友“创造条件”,大搞“关系户”。
扶贫领域“微腐败”特征
特征一:牵涉范围领域广泛,涉及财政、发改、农业、扶贫办、民政、国土资源、城乡住房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教育、人社、卫生、环保等多个部门。
特征二:犯罪主体多为县以下基层干部,惠农扶贫政策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是高发群体。
特征三:窝案串案多,且共同犯罪突出;贪污罪比重大,主要表现为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合谋作案、相互串通、共同贪污。
扶贫领域“微腐败”成因
成因一:一些县以下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和政策也是一知半解,在金钱的诱惑下,价值观扭曲。
成因二:对政策、村务的宣传和公开不到位,老百姓对扶贫政策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
成因三: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的政府部门形成相对封闭的运行系统,政出多门,互不通气;具体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批、监管大多是条线负责,战线长、环节多,且权力集中。
成因四:主管部门在审核环节存在漏洞,对城乡基层组织上报的数据资料没能进行认真核实,给虚报冒领、重复领取等留有空间。
(本报记者张吟丰 通讯员唐青山)
原标题:扶贫领域“微腐败”成因:主管部门审核有漏洞(责任编辑:盐城市)
这也不能怪雷军,2014年小米的形势实在是太好了,雷军甚至一度觉得小米的股份分得太早了。...[详细]我国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形成 抗战胜利80周年记者会今日要点速览
蔡文胜旗下的隆领投资在新三板已收获十家公司。...[详细]
3、卖家群体活的比以往更难 传统网购的用户红利在2012年就结束了,结果移动网购用户的红利又爆发了,让网购红利又延续了四年,可惜今年的移动网购用户增量也会到天花板。...[详细]AI 能取代記者嗎?新聞工作即將滅亡?還有你沒想到的風險與倫理難題
“这在白山不是问题,我们在美国也有独立的员工。...[详细]Perplexity CEO 談就業競爭力:少滑社群媒體、多用 AI
全球要闻:“五一”假期客流量大 北京移动运用大数据赋能城市管理
大家应该焦虑的是,自己基于现在的内容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公司,那个公司可能是基于你有了这个起点才可以做的,但是做完之后可能跟你现在做的内容不完全是一件事情。...[详细]
当然你可能会说,10%的项目能赚钱,还有这么多去创业,难道不是泡沫。...[详细]
他们将“还车点”划分片区,每块片区中有运营中心和充电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