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杨舒)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21日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其中,《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当前中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报告测算显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和18.1%,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 20.7%。其中,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以水稻为例,由于我国稻米行业过度加工较为严重,水稻在加工环节损耗最多,损耗率高达10.95%。2020 年,我国大米加工业的平均出米率为64.5%,而日本等加工技术先进国家的出米率水平一般为70%左右。因此,亟待加强粮食减损技术支撑。
报告模拟结果表明,到2035年,若通过科技进步、农技推广、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在当前基础上降低40%,我国可实现粮食损失减少约1100亿斤,口粮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提高至96.8%,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从实现千亿斤粮食减损路径来看,到2035年,若实现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收获环节可通过“低损优良品种+高质量农机+熟练农机手+适时收获”减损159亿斤,储藏环节可通过“及时干燥+先进储粮器具+科学储粮方法+降低储粮成本”减损446亿斤,加工环节可通过“推动全谷物加工+适度加工”减损260亿斤,消费环节可通过“培养消费者减损观念+实施餐饮环节减损奖惩措施”减损213亿斤,实现粮食损失降低1078亿斤。
据了解,今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第6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定量评估模拟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青浦区)
通常,这种模式叫做“应用推荐”——每有一个用户下载,就收费一次。...[详细]
难以想象的便宜,更拥有难以想象的服务。...[详细]
对用户而言,主打“手机开关车门”、“0押金送保”等亮点。...[详细]
这样的人在我们看来是新优质客户。...[详细]
首先如何让更多的用户进到频道内,这里能有什么功能引导,另外根据以往订单数据,商品品类、数量如何规划,采用什么营销手段怎么玩能够提供购买转化。...[详细]
市场容量再大,如果没有创业者对自身商业模式、被复制门槛、自身特色、政策风险等方面的长足思考,也只会被无情淘汰。...[详细]
在中国的经济场中,上市和牌照,是相辅相成、做大做强的标配。...[详细]
2015年7月,虎扑体育估值16亿元。...[详细]
你可以参考以下问题: •我注意到过哪些主流趋势? •我可以预见到哪些未来趋势? •在这种趋势的基础上我可以打造什么业务? •我是否应该把这种趋势引入...[详细]
所以,在上线网站的时候,多向对手致敬,就是研究研究对手的网站,从网站设计、功能、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多重比较,也可以试着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访问对手的网站,只要用心体验,一定会获得不少有用的东西,然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