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地球上的岩石研究,我們可以大致推算出地球的歷史起於 45 億年前。那大部分都是由氣體組成的木星呢?由日本名古屋大學和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組成的團隊透過釐清隕石中球粒的形成機制,進而推算出木星的形成時間。

▲ 隕石在顯微鏡下呈現球狀的球粒。(Source:京都大學三宅亮,下同)
球粒是存在於大多數隕石中的神祕成分,直徑大約只有0.1至2毫米,在太陽系形成時被合併到小行星中。隨著太陽系中天體不斷碰撞,這些小行星的碎片便以隕石墜落到地球上。不過,球粒究竟是如何形成的,200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名古屋大學的城野信一教授對球粒的形成過程提出解釋,他認為,「當原行星相互碰撞時,過程中水會瞬間蒸發成膨脹的蒸汽。產生的微型爆炸能將熔融的矽酸鹽岩石分解,最後形成我們今天在隕石中看到的微小球粒。」如何讓原行星之間高頻率地發生高速碰撞,研究團隊認為關鍵在木星的引力擾動。

▲ 研究人員認為球粒來自木星引力擾動,讓太陽系外側的冰質和內側的岩質天體碰撞形成。
研究團隊因此開發了能夠模擬木星成長的電腦程式模型,發現模型中球粒的發生過程是自然而然發生,球粒豐度還與現實中的隕石相符。此外,模型還揭露了球粒形成時間與木星劇烈聚集星雲氣體,並達到現今巨大尺寸的時間相吻合。根據現實中隕石的研究,球粒形成的高峰期發生在太陽系誕生後180萬年,因此可以推測這就是木星誕生的時間點。
這項研究為我們太陽系的形成提供了更清楚的樣貌。然而,木星形成時引發的球粒形成的時期過於短暫,尚不足以解釋為何我們在隕石中發現不同年代形成的球粒。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其他巨行星,例如土星,在誕生時也觸發了隕石球粒的形成。透過研究不同年代的球粒,科學家或許可以追蹤行星的誕生順序,並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發展成現在的模樣。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樊波)
不要让运营迷惑了双眼,要时刻记住产品的质量和是否解决真正的用户需求才是它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详细]蘋果考慮替 2028 年 iPhone 搭載 iPad Pro 雙層串聯顯示技術
殊不知,越是干货越是关系重大,它们不是人生哲理就是职场秘籍,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干货带进深深大沟里面。...[详细]
奥图科技的投资方跳票原因: 奥图科技倒闭的原因从其自身分析来看主要有三点: 第一,公司的生存主要靠“输血”,自己没有“造血”能力。...[详细]
有乘客在搭地铁的空隙里,突然被吸引。...[详细]軍用商規第二批,四家廠商再度獲得國防部 69.51 億元合約
2015年,汽车分时租赁开始在国内逐渐升温,虽然“共享经济”概念的兴起为其加持,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策的大力推动。...[详细]
现在整个对于用户的分析维度、数据整理,都以变现这个角度去考虑。...[详细]
并不是那么难,所有创始人更多花一点心思,研究流程本质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能迎刃而解。...[详细]
这个版本会更加有趣、更加带感,更符合网民的口味和需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