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设计:聂毅
新华社天津8月31日电(记者杨文、赵子硕、张泽伟)蘸墨下笔,一撇一捺。智能机器人“书法家”用不到3分钟,写出了隶书体的“学业有成”。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上演的这一幕,令围观的中外媒体记者连连赞叹。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智能机器人进行书法展示。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这个设备太有意思了!我自己也是摄像师,平时用稳定器拍东西,这个设备中加入了控制和平衡机械臂的算法,很了不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记者库瓦托夫告诉记者,“在这里几乎每走一步,都能看到科技与生活紧密应用的实例,非常震撼。”
AI+双臂协作的机器人30秒制作完成冰激凌、迎宾的具身机器人“小合”可用多种语言互动,AI技术录制数字人进行多场景即时播报……怀着新奇和兴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不时掏出手机拍照。
新闻中心设置了不同的体验活动,既帮助媒体记者更好报道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窗口。
选取地标建筑作背景后,记者站在绿幕前对手机镜头录制了30秒的中文视频。记者的动作、表情、声音和外貌等信息上传到了数字人平台后,人工智能技术短时间内就帮助生成出一款以记者音色进行英语播报的数字人新闻视频。
在AI数字人多场景即时播报区,智能技术更加高效赋能新闻传播。“这个数字分身能以中、俄、英文进行新闻播报,提供全新出镜体验。”科技互动展区负责人樊婷告诉记者,生成的数字人还可以在现场打印成创意冰箱贴。
外国记者在体验“纸鸢漫游”数字语境项目。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轻轻拉拽真实的风筝线与线轴,屏幕上的虚拟风筝忽远忽近,穿梭在南宋时期画作《仙山楼阁图》的场景中。等落地后再拉线,虚拟风筝还能切换10多种风筝形态。
“虚拟风筝的形象取自天津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魏’,现实中可以折叠,不少外国记者是第一次见。大家对画中的背景和故事也十分感兴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全新的科技手段直观地帮助记者感受中华魅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白俄罗斯的一名记者,在新闻中心收到了智能机器人书写的“万事如意”,旁边的一位记者,则拿起另两幅字留影拍照——携手同行,友谊长存。
和合之光,美美与共。大家共同见证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一届峰会的重要时刻。
(责任编辑:甘肃省)
现在日本流行什么动画,看一看niconico就好 作为一个二次元文化的聚集地,niconico无疑对日本的二次元产业尤其是动画有着重要影响:凭借niconico这个平台而非传统电视,一些动画获得...[详细]
2700万融资背后的模式 无需多说,企业想要做强做大,无非要靠好的产品和好的商业模式,穆剑似乎很懂这其中的道理。...[详细]速看:财政部决定发行2023年记账式贴现(二十五期)国债(182天)
2014年这家公司被杭州米艺收购后,后者又认缴了米哈游新增注册资本133.95万元。...[详细]
守护袁昆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要么去参加培训班,要么找一个懂行的营销顾问...[详细]
这是我们针对2015年初市面上5000个App的调查分析结果,用移动、联通、电信的手机号码分别测试,短信验证码能做到20秒以内的不到50%,就是在这样的“荒野&rdqu...[详细]
在人声鼎沸的“街角”,大家聚在一起,虽然彼此互不相识,但却看着同样的景象,并立即就能获得共鸣。...[详细]
16岁,读高中的温城辉就开始创业。...[详细]
话说中小企业老板,你是否愿意亲自上阵动手?如果不行千万别玩,真浪费时间浪费钱。...[详细]
“B站做游戏联运不会选《大话西游》这种气质完全不符的,当时他们觉得崩坏好玩,又是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游戏在三次元平台上未必能做成,但是跟B站就很契合。...[详细]
这样的运营方式在北京很少见,大部分的分时租赁平台都会要求用户将车辆停在指定停车场的指定停车位(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有的还会要求用户插上充电插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