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就中美经贸关系等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共识包括取消10%芬太尼关税,暂停24%对等关税、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海事物流造船301调查一年,中方也对应调整相关措施。
在我们6月《全面看待美国关税压力测试》的文章中,曾基于Panjiva(磐聚网)微观层面日度数据对中美经贸遭遇“对等关税”极限施压的情形进行分析,本文将时间线拉长,分析从极限施压到达成阶段性协议,再到协议延期后的整个过程,并对后续中美经贸进行简要展望。
基本事实是,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速在“对等关税”实施当月4月为-21.03%,在最高达145%的关税加征下这一增速超出预期,5月虽然达成日内瓦协议,整月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探至-34.52%,6月有所好转,为-16.13%,7月、8月和9月分别为-21.67%、-33.12%和-27.03%。总体看,中美摩擦出现阶段性缓和情况下,中美之间的贸易并未好转。原因何在?
首先,全局看,美国对全球范围贸易伙伴全面加征关税,对美国自身进口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美国整体进口规模下降。受加征关税预期影响,美国进口金额(非季调)的同比增速在1月至3月期间呈现出双位数的超高增长态势,分别为25.04%、18.98%和32.28%。但随着4月“对等关税”冲击开始,美国进口增速迅速下滑,多数月份进口基本为零增长,其中6月和8月的进口增速负增长。今年以来,美国对全球平均关税上升约20%,美国进口市场受到高关税明显抑制,尽管前期有一定的缓冲,但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其次,从日度更高频数据跟踪的中国商品美国到港数据来看,此前高关税冲击下出口的断崖式下跌对出口影响长达一个半月,而阶段性协议达成也未能建立新的制度性信任,企业仍对重新扩大对美订单有疑虑。
关税高压之下,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陡然上升。在5月13日,日内瓦协议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仍然持续大幅度下降,从日度数据来看,这一负增长态势一直持续到7月初。前期的高关税政策与不确定性,通过订单递延和取消、在途航程以及履约安排滞后等渠道传导。7月之后,虽然微观层面的到港数据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仍然呈现负增长态势,且在第二轮关税延期前后出现了较大波动。
这表明,企业将阶段性协议的达成视为一种暂时的停火,而非真正的“贸易常态回归”。这种心理上的谨慎使得企业不敢扩大对美订单或进行投资布局。换句话说,尽管协议有90天暂缓的作用,但市场主体并不确信这种稳定会持续,或者不确定这种稳定能够持续多久。
2025年中国对美海运出口同比变化(日度)

原始数据来自Panjiva,作者们整理计算。原始数据为日度数据,为剔除星期效应和季节效应,使用7日移动平均同比增速进行测算。
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2024SYZH003)。
第三,随着时间推移,美国进口从其他区域替代的空间逐渐增大。从区域和国别日度数据加总看,今年1月至4月中,美国自海运进口中,自中国进口的占比仍然最高,高于欧盟和东盟。但“对等关税”不断升级至日内瓦协议达成之前,美自中的进口被欧盟超过,欧盟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从产品结构看,从中国进口的低值产品金额虽然下降,但在美国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反映出短期调整较为困难。
日内瓦协议达成之后至8月,美国自欧盟和东盟的进口均超过中国,这其中,东盟的补位效应更加显著,东盟国家中,越南又是最主要的来源国。在这一阶段,包括低值商品在内的各类产品中国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随着其他主要出口国在7月-8月与美国陆续达成协议、关税降低,中国在当时面临更高的相对关税水平。
第四,在持续的高关税预期下,关税成本逐渐反映在商品价格的下降中,这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压力。自7月起,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规模(以集装箱计)与进口金额的同比增速之间出现了持续且显著的偏离。这种偏离反映出到港商品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极限关税施压的背景下,由于低值商品仍在抢出口,曾造成过类似的量价分化现象。然而,7月以来的量价分化与此前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出口的前十大重点行业的市场份额几乎都出现了下降。这表明,7月之后的分化并非由低值商品主导,而是由于商品价格的整体下降所导致的。这一时期的宏观数据也可以做一佐证,中国的出口价格同比下跌,出口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6月与上月持平,7月和8月分别为98和97.4。
第五,关税缓和之外,美国的其他保护主义政策加码也带来负面影响。例如,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了对华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根据Panjiva的微观数据分析,通过识别企业名称中包含“电子商务”等关键词的出口商,将其近似视为跨境电商企业,我们发现,5月和6月美国自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口规模同比下降了65.5%和17.1%。
从上面分析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实质好转,仍取决于政策的连续性以及能否构建起持续稳定的预期。2025年10月30日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新协议,部分关税得以取消,一些关键政策实行为期一年的延期,这对于稳定中美乃至全球经贸格局而言,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不过只有切实落实协议内容,才能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好转和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回溯“对等关税”实施的整个过程,美国先是极限施压,随后开启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在和主要贸易伙伴先后达成协议后,其有效关税水平实质上下降。这也从侧面表明,关税是手段,美国自身难以承受持续的高关税,特别是在国内通胀粘性持续以及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的背景下。但美国如不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而仍将关税作为“再平衡”的工具,无疑是困难且难以持续的。美国仍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经济结构问题。
在极限施压的环境下,中国展现出了更高的稳健与灵活性。但也不可忽视,关税向价格的传导给企业利润带来压力,这是外部视角不可忽视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内内需不足导致价格水平偏低也持续了较长时间,PPI持续承压。因此,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还应持续致力于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增强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盼盼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谢慧敏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后;编辑:王延春)
点击进入专题: 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责任编辑:飘乐队)
回顾一下新闻源历史: 要想被百度收录为新闻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网站安全可靠;有高质量的具有新闻性的内容。...[详细]
其次,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为优化站内广告位创意、展现位置提供数据支撑。...[详细]
而我们不太愿意交出公司的控制权,一直都在找财务投资。...[详细]
那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App,让各个村庄的小卖店就下一个单,要十箱、二十箱,然后再送到,可以弄个微信、支付宝付钱,也不用让什么供应链、金融之类的赚钱。...[详细]
常见问题解答: 问:松松软文频道里的新闻源还能用吗? 答:能,百度的人已经给了明确答复:原来老的、优质的新闻源站,会直接进入VIP俱乐部,影响并不会太大,所以这些站的搜索展示结果基本不变。...[详细]
在那次美国之行中,真格投资的Papi酱和她的合伙人杨铭是沿途最受追捧的,有他们出席的讲座全部爆满,而人们对这个项目的关注度,也正在逐渐从一个草根女研究生的个人爆红,转移向其商业化蜕变之路。...[详细]
还有阿里16年创业完整纪录片曝光:马云和他永远的阿里。...[详细]辽宁省食安办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省第二次视频推进会
”张兰说当时自己的酒量是“两斤不醉”。...[详细]
但对李宇来说,这家经营了3年的公司已经被折腾地够多了,融资、转型、关停,他们一直在不停地寻找着公司的盈利点和存活策略,也在为了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逐渐进行退让和妥协。...[详细]
但ETCP停车场中并没有充电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