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RTX 30 系列以來 NVIDIA 便嚴格限制筆電版 GPU 的功耗上限,到了最新的 RTX 50 仍堅守此策略,即便是最高階的 RTX 5090 功耗也便限制在 175W,相較於桌上型 GPU 動輒 500W 甚至 600W 以上的 TGP(Total Graphical Power,GPU 總功耗)算是相當低。近來有媒體發現如果將功耗透過硬體改動方式突破限制,RTX 50 筆電 GPU 的效能其實絕不只如此,究竟 NVIDIA 嚴格設下地功耗限制是因地制宜還是緊箍咒?
近來在狂熱硬體圈小有名氣的GizmoSlip Tech發表了一個新影片,吸引了各大PC硬體媒體的注意。簡單說GizmoSlip透過了硬體技巧「Shunt Mod」突破了RTX 5090筆電GPU的功耗上限,將TGP一舉拉至250W,總功耗提升了近41%。
而這樣的TGP提升也確實換來了類似的實際效能提升,在3D類效能測試工具3DMark Steel Nomad的分數提升了41%。而在消費者更有感的遊戲效能測試中,多款知名3A級遊戲大作如黑神話:悟空、巫師 3、以及電馭叛客2077也因此得到了多達23%的幀數(FPS),證明至少RTX 50筆電GPU本身沒有像外界講得那麼弱,只要給予足夠的瓦耗,RTX 50還是能提供相當有感的效能提升。
是以GlizmoSlip在結尾提到OEM們應該要聯合呼籲NVIDIA放寬筆電GPU的TGP限制,並提到部分較小的OEM如Eluktronics或是XMG也認同應該要放寬限制,因為當今筆電的散熱技術已經足以支援比175W更高瓦耗。如果更進一步用上水冷,很難讓人不期待RTX 50的極限會在哪。
所以當今筆電GPU的功耗上限真的如GizmoSlip所宣稱的過低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該要從筆電設計的初衷和筆電帶給消費者的體驗這兩個面向去檢驗。首先是筆電的設計初衷,之所以會有筆電是因為有攜帶的需求。
一旦有攜帶的需求,那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認為筆電越輕薄越好,這應該也是為什麼NVIDIA會嚴格限制筆電GPU TGP的原因。即便是175W這樣對RTX 50晶片本身來說不算太高的瓦耗,市場上搭載175W TGP的筆電動輒3公斤甚至3.5公斤起跳,配上厚度2.5公分起跳的機身,充其量只能算是比較好攜帶的桌上型電腦。即便當代的筆電散熱技術足以應付更高的瓦耗,所伴隨而來的重量和厚度(更不用說成本)恐怕會讓更多消費者卻步。
最後是體驗,早年確實受限於GPU本身的架構和製程,往上堆瓦耗確實是唯一能榨出更多效能的方法。如今的GPU受惠於更先進的製程,能耗比已有長足的進步。再加上AI相關的技術如DLSS的AI升幀或是多幀生成技術蓬勃發展,即使是TGP較低的筆電也可以提供相當優異的遊戲體驗,所以與其說筆電較低的TGP是緊箍咒,倒不如說這樣的TGP限制能讓筆電維持初衷,讓OEM在設計筆電時兼顧一定的可攜性,更像是因地制宜。
(首圖來源:pixabay)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新宝岛康乐队)
6.1产品开始阶段——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 无论一个产品最后的用户群发展到了多么庞大的数量,在这个产品刚开始的阶段,它所针对的就只是那一小群对这个产品有着强烈...[详细]
所以可能《王者荣耀》的团队一开始并不想做一款这么没有操作难度的游戏,但是根据当时的手游发展状况,他们做出了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选择,并且受用至今。...[详细]
可财务自由意味着“被动收入大于主动收入”,即收入的多少不再与工作量直接挂钩。...[详细]
在接下来的两年,张兰一直都在疯狂赚钱,虽然张兰曾经打过篮球,体质非常好,但一天要打6份工,如此劳动强度,让她每天晚上回到地下室,只能自己用手把僵硬的腿抬到床上。...[详细]
乐淘前五个供应商,都是毕胜亲自谈的,方法就是在一个个老板面前“装孙子”,这些老板张口就是:你有几个钱;给我多少股份;就不给你供货,怎么着…… ...[详细]
如果我们真正意义上挖掘到了场景的痛点,就找到了流量。...[详细]
当然对强人而言,创业从来没有时机之说,他们随时都可以杀入其中,直接PK掉行业里的弱者,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详细]
完全匹配广告系列,只需使用完全匹配关键字,而不使用否定关键字。...[详细]
” 而手上已通过其他渠道拿到两个offer的李进,由于不太看好已有offer的业务增长,仍在寻找更好的机会。...[详细]
当时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授课价格降下来了,但生源并没有变多,收入就变少了,员工数量没变,现金流一下就断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