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赶景点、不排长队,在这真正感受到松弛感。”今年暑期,大学生吴诺与家人选择避开人流,来到安徽南陵县何湾镇绿岭河道,在清凉溪水边、农家灶台旁,度过一个惬意周末。
今夏,持续的高温天气催生“避暑经济”不断升温。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避暑游”总搜索量环比上涨近200%,清凉资源正加速转化为消费动能。
在伊犁那拉提草原的星空帐篷露营,在呼伦贝尔体验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布尔津的喀纳斯湖畔避暑纳凉……“到草原过20℃的夏天”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种备受追捧的生活方式。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避暑游周边多伴随草原、森林、湖泊、山地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既提供了凉爽的气候环境,也满足了游客对自然景致的观赏需求。部分地区保留了特色的民俗文化与人文风情,当地的传统节庆、民族习俗等活动,与凉爽的气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避暑体验,让游客在避暑的同时能感受地域文化魅力。”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曾经“低调”的县域避暑地今年悄然走红。青海湟源,22℃的天然林区与热情的藏族锅庄舞夜夜相伴;贵州威宁,草海湿地迎来大批摄影爱好者,农家荞麦宴一桌难求;甘肃肃南,非遗展演与草原风光相映成趣……这些小而美的县域,凭借生态与文化双重魅力,成为今夏避暑游的“黑马”。
县域避暑游“出圈”并非偶然。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这一变化背后是旅游消费理念的整体转型。“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旅游’,而是更追求性价比、松弛感和沉浸式体验。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提升了县域的可达性与体验感。高速路网覆盖、5G信号增强、住宿升级改造,让‘远方’不再遥远。”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县域游的新业态正朝着融合与数字化方向走,县域游更讲究小而精,游客也从传统观光转向了深度体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批践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企业也迎来新发展。浙江安吉吉木丘林农场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暑期该农场游客量同比增长30%。
“县域旅游不能只卖风景,更要卖体验、卖文化、卖生活方式。”浙江桐庐吉木丘林农场负责人李东宇说,“我们瞄准的是‘品质亲子游’,让人留下来、玩进去、心静下来。”
中国的好山好水好景色同样吸引外国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也开始“中国式沉浸游”乡,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来自西班牙的Domi体验了竹编制作和茶园采摘,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慨,“中国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里的乡村也让我惊喜。在这里不仅能避暑,还能接触到深厚的地域文化,这是最吸引我的。”在云南腾冲,暑期以来已接待多个欧美研学团,游客们入住传统村落,学习手工造纸,体验农耕乐趣。中国乡村所呈现出的原真性、生态性和人文性,正吸引更多国际目光,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民间交流的新窗口。(实习生陈欢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赣州市)
没有流通股的1018家企业中,在有流通股之后“复活”的企业2015年营收中位数为5562万元,营收增长中位数为19%;净利润444.13万元,增长中位数为34.60%;而没...[详细]
所以有关情怀和创业那点事,也就是这样的关系:情怀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冲动,但它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详细]
董路说:“但政策可能会有不稳定性,三五年以后就会变,我们会循序渐进不会太冒失。...[详细]
“如果没有百度联盟这样的生态,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可能不会是现在这样。...[详细]
(杨宁简历中的自我介绍) 但是面试官依然对他的实力有所顾虑。...[详细]
这看起来非常全能且了不起,但创业者却没有在忙碌之中做好最重要的那个O。...[详细]
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这三万家投资机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潜在买家。...[详细]
这是很正常的,当大蛋糕不增长的时候,阿里靠什么吃饭呢? 必须提高广告和活动的占比,促销和活动频率会更高,假如用户都形成购买习惯,直接去店铺了,不去参加活动了,那么阿里也就死了,这...[详细]
一旦这种高质量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又低于同类产品的时候,就会形成消费者的抢购。...[详细]
二是成功鸡汤式学习,常见于各种成功学课程,并且被众多企业家追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