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官微消息,近日,关于“今年冬天气温很低,是个超级冷冬”的说法引起关注。那么,今年冬天是冷冬吗?冷冬和暖冬的判别标准是什么?今年冬天气温状况会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
10月17日至21日全国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章大全表示,国家标准《冷冬等级》(GB/T33675-2017)和《暖冬等级》(GB/T21983-2020),对冷冬和暖冬给出了明确定义。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简单来说,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出现在2012年之前。
根据现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结果来判断,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是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
章大全表示,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处于中性偏冷状态。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将持续发展,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一般而言,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气温偏低的概率相对更高。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尤为显著。并且这些年份北方雪灾和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风险也较高,如2007/2008年和2017/2018年冬季,均为低温冻害和雪灾偏重年份。然而,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本世纪以来,在拉尼娜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偏暖的情况也频繁发生,甚至出现暖冬,如2020/2021年冬季。此外,我国冬季气候不仅与热带海温异常有关,还受到北极海冰、积雪和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系统等的影响,是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结合海洋、冰雪、大气等监测预测信息进行综合研判。
章大全特别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增暖的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中纬度南北温差减小,西风带大气环流减弱,受其影响,我国冬季冷暖波动更为剧烈,需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和强升温过程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桃园县)
他进一步表示,这些无人装备强大的载荷能力,可以搭载各种武器站,为班组作战单元提供强大的火力赋能,执行火力掩护、夺点攻坚等作战任务。...[详细]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这是空降突击方队接受检阅。...[详细]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9月1日,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企业WorldLiberty开启公开市场交易,其账面财富激增了50亿美元。...[详细]
阅兵车牌号:1945和2025两辆阅兵车的车牌号分别是,1945和2025。...[详细]
所以,所谓社保新规只是以讹传讹,并非新规,职工社会保险强制缴纳由来已久,是社会保险本身固有的属性。...[详细]
更有甚者,借助AI编造寻人启事,甚至政府通报、虚假警情。...[详细]
新华社记者雒圆摄这是纪念大会开始前,受阅部队在准备。...[详细]
网友表示: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这一刻多希望你们能看到。...[详细]
面对从天而降的温柔陷阱,小哲没能逃出圈套,最终身陷囹圄。...[详细]
我鼓励香港市民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这段中华民族不能磨灭的共同记忆,铭记先烈抗争牺牲铸造的和平,珍惜和平年代的安宁,并将过去的苦难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奋进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详细]